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,正高级工程师
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
国际电信联盟分布式账本焦点组(ITU-T FG DLT)主席
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秘书长
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TC601常务副主任
中国互联网协会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国家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专家组成员
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核心起草专家
兼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总体组组长、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、国际电信联盟SG21对口组组长等
擅长领域:
人工智能技术、大数据与区块链、AI安全与治理、产业赋能。
实战经验:
魏凯作为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,主导了多项国家级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战略项目,其核心实战经验体现在技术研发与政策制定的深度融合。他牵头研发的“通信行程卡”系统,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累计服务超80亿次调用,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数字化治理的标杆案例。同时,他深度参与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《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》等核心政策起草,推动生成式AI透明化治理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。在国际标准领域,他担任国际电信联盟(ITU)区块链标准组主席,主导4项区块链国际标准制定,将中国技术话语权延伸至全球分布式账本领域。
基于“一横一纵”的大模型发展路径,魏凯推动AI技术在工业、金融、政务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。他构建的《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技术和应用评估方法》系列标准,覆盖金融风控、电信运维、政务咨询等场景,助力企业实现效率跃升。例如,某银行基于其技术框架的智能风控系统将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2倍,国家电网通过工业大模型优化研发设计流程,效率提升超30%。他还主导开发了检索增强生成(RAG)、智能体工作流等工程化工具,为华为、阿里等头部企业搭建AI原生应用架构,降低技术落地门槛。
在推动技术落地的同时,魏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动能。他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“可溯源科学大数据标准规范与评测基准”,发表《大模型工程化落地的四个抓手》等20余篇论文,并联合华为、腾讯等企业发布《中国大模型全景洞察图谱》,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。其主导的“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”累计培育超千家企业通过评测,形成从技术标准到商业闭环的全链条赋能。其课程返聘率超90%,为工商银行、清华大学等机构提供定制化培训,学员评价其内容“直击行业痛点,理论与实战无缝衔接”。
主讲课程:
《大模型工程化落地与行业赋能》
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合规实践》
《区块链技术标准化与产业生态构建》
《数据要素流通与隐私计算前沿》
《数字人技术与元宇宙应用创新》
授课风格:
1. 专业严谨:融合国际标准与本土实践,逻辑清晰,数据支撑扎实;
2. 案例驱动:结合华为、阿里、国家电网等头部企业实战场景,剖析技术落地难点;
3. 互动性强:通过沙盘演练、行业对标激发学员创新思维,获评“最具启发性讲师”。
服务客户:
政府机构:国家网信办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改委
金融机构:工商银行、中国平安、蚂蚁集团
科技巨头:华为、阿里云、腾讯、百度、字节跳动
通信/能源: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国家电网
高校/科研: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院
客户评价:
“魏所长的课程将复杂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策略,我们的AI客服系统效率提升40%!”
——中国移动高管
“他对大模型与算力结构的解析,为我们万卡集群建设提供了关键决策依据。”
——华为战略研究院专家
“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,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范。”
——清华大学教授
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:
l 核心期刊论文
《大模型工程化落地的四个抓手》(中国信通院“方升”基准测试成果)
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》(发表于《网信中国》)
《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“道”与“术”》(《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报告》核心章节)
l 技术与报告
《中国大模型全景洞察图谱》(联合华为、阿里等头部企业发布)
《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报告》(提出工业大模型应用路径)
《人工智能风险治理报告(2024年)》(构建产业安全治理框架)
学术著作:
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
《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(修订版)、
《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》(GB/T 标准)
科研项目:
l 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
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“可溯源科学大数据标准规范与评测基准”(主持)
国家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专项(核心成员)
l 行业联合攻关项目
“通信行程卡”系统研发(技术总负责人,服务超80亿次防疫场景)
大模型评测体系构建(覆盖金融、电信、政务等行业标准)
所获荣誉:
中央和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(2021年)
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(通信行程卡团队负责人)
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专家
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总体组组长